多模型思維: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
點閱:2066譯自:The model thinker:what you need to know to make data work for you
其他題名: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 天才的三十二個思考策略
作者:裴吉(Scott E. Page)著;劉懷仁譯
出版年:2021
出版社: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大和書報圖書總經銷
出版地:臺北市 [新北市]
集叢名:科學天地:177
格式:EPUB 流式,PDF,JPG
頁數:452
字數:329359
ISBN:9789865250379
分類:科學總論  SDG1 終結貧窮  SDG9 工業化、創新及基礎建設  
附註:本電子書含光碟資料,購買/借閱後請至個人書房下載
★ 近百萬人選修的 Coursera 熱門課程,平均評分4.8顆星 ★
您將具備當前最需要的三種人才特質:
擅長數理邏輯的工程人才、
建構商業經濟模型的商務人才、
理解人類行為的社會學人才。
麻疹的基本傳染數R0高達15,則 (15-1) /15的人口(94%)必須接種疫苗。
若要避免新冠肺炎繼續傳播,需要多少人接種疫苗,才能達到群體免疫?
高收入家長的小孩有60%依然為高收入,
中等收入家長的小孩有50%依然為中等收入,
低收入家長的小孩有70%依然為低收入,
你要怎樣才能跳脫社經階層的僵固性?
夏普利值是什麼?如何運用夏普利值來計算成員對團隊的真實貢獻度?
或是計算政黨掌握的席次與政黨實質權力的落差?
這世界太複雜,資料數據太氾濫了,
妥善運用馭繁為簡的模型,進行邏輯思考,方可避免我們掉入認知陷阱。
模型是使用數學和圖表來呈現的形式結構,能幫助我們瞭解世界。
熟習這些模型的蘊含和運用,
可以提升推理、解釋、策劃、溝通、行動、預測和探索的能力。
然而模型有三個特徵:簡化、公式化、以及必有疏漏。
因此我們不能倚賴單一模型,我們必須成為多模型思考者。
如此,就需要學習32種核心模型的內涵與應用。
這些模型源自數學、科學與工程、經濟、金融投資、社會行為等領域,
包括:常態分布模型、長尾分布模型、線性模型、非線性模型、
貢獻度與影響力模型、網路模型、三種傳播模型(廣播、擴散、傳染)、
隨機漫步模型、路徑依賴模型、系統動力學模型、集體行動模型、
合作模型、學習模型、訊號傳遞模型、以及十幾種賽局模型。
熟練多模型思考,將有助於我們在面對生活中與社會上的種種難題時,
能夠很有效率的進行推理、詮釋、策劃應對方案、進行溝通、
以及採取行動,並且能進一步做預測和更深入探索。
本書特點:
♦ 鍛鍊當前最需要的「數理邏輯、商務運籌、社會意識」三合一人才。
♦ 概述32種核心模型的內涵和應用,開展跨領域的視野。
♦ 一種情境可使用多種模型來解析,一種模型也可以應用到多種情境。
♦ 提供了稍微複雜的公式或定理,但不會超過初等微積分的難度。
作者簡介
作者介紹
裴吉 Scott E. Page
美國社會科學家,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布朗傑出講座教授、赫維茲複雜政治經濟學講座教授,聖塔菲研究院外聘研究員。曾任密西根大學複雜系統研究中心主任,另曾獲得威斯康辛大學、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、加州理工學院的教學服務獎。
以鑽研社會科學領域中的多樣性和複雜性、及建立模型而聞名,包括《多模型思維》在內,共出版四本書、發表六十餘篇學術論文。2011年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研究院院士。曾指導TTC公司製作教學影片《瞭解複雜性》系列,開設Coursera《模型思維》課程,已有近百萬人選修,獲得平均4.8顆星的高評價。
譯者介紹
劉懷仁
七年級後段班雙子座,清華大學材料系學士、經濟學碩士畢業,目前於輔仁大學翻譯學碩士班(跨文化研究所)進修。橫跨文理的腦袋喜愛研究統計數據、經濟現象和社會議題。《多模型思維》為第一本書籍譯作。
聯絡信箱:itisonlyforme@hotmail.com。
章節
- 前言 把你變成天才的 32 個模型 —— 透過不同面向,瞭解真實世界
- 第 1 章 多模型思維的好處 —— 結合不同的邏輯框架,產生大智慧
- 第 2 章 為什麼要使用模型?—— 推理、解釋、策劃、溝通、行動、預測、探索
- 第 3 章 多模型的理論基礎 —— 多個模型的平均值,通常比單一最佳模型更好
- 第 4 章 建構人群行為模型 —— 人類的行為處在零智慧和完全理性之間
- 第 5 章 常態分布:鐘形曲線 —— 平方根法則、六標準差、加薪策略
- 第 6 章 冪律分布:長尾曲線 —— 地震、森林大火和書籍銷售量⋯⋯
- 第 7 章 線性模型:迴歸分析 —— 有相關性,不代表有因果關係
- 第 8 章 非線性模型:凸函數與凹函數 —— 72 法則、報酬遞減、經濟成長
- 第 9 章 貢獻度與影響力模型 —— 夏普利值、合作賽局、政黨席次與權力
- 第 10 章 網路模型 —— 友誼悖論、六度分隔、弱連結
- 第 11 章 三種傳播模型:廣播、擴散、傳染 —— 關於資訊散播、廣告與流行、防疫政策
- 第 12 章 熵值:建構不確定性模型 —— 區分四種狀態:平衡、循環、隨機、複雜
- 第 13 章 隨機漫步 —— 醉漢會尋路回家,醉鳥將迷失天涯
- 第 14 章 路徑依賴:環環相扣的世界—— 波利亞過程模型 & 平衡過程模型
- 第 15 章 局部交互作用模型 —— 局部多數模型 & 生命遊戲模型
- 第 16 章 李亞普諾夫函數與平衡 —— 逐底競爭賽局、自我組織活動模型
- 第 17 章 馬可夫模型 —— 戰或和、民主自由化、網頁排名
- 第 18 章 系統動力模型 —— 正負回饋、良性循環與惡性循環
- 第 19 章 個體為本模型 —— 社會運動、雙重抗爭、謝林分隔模型
- 第 20 章 空間與特徵選擇模型 —— 意識型態光譜、中間選民、價格競爭
- 第 21 章 三種賽局模型 —— 零和賽局、市場進入賽局、努力賽局
- 第 22 章 合作模型 —— 囚犯困境、以牙還牙、信譽、群體選擇
- 第 23 章 三個集體行動問題 —— 公共財的提供、壅塞、可再生資源開採
- 第 24 章 機制設計 —— 柏拉圖效率、三種拍賣機制、公共工程決定機制
- 第 25 章 訊號傳遞模型 —— 你傳遞的是炫耀訊號?還是實用訊號?
- 第 26 章 學習模型 —— 強化學習模型 & 模仿者動態學習模型
- 第 27 章 多臂拉霸機問題 —— 如何在報酬不確定的選項中做抉擇
- 第 28 章 崎嶇地形模型 —— 科學管理、NK 模型、尋找多樣化的解決方案
- 第 29 章 多模型思考:鴉片氾濫、貧富不均 —— 從錯誤中學習,讓自己更有智慧
- 注記
- 延伸閱讀